革命军中马前卒
张育年
顾也鲁
1901年底,四川巴县(今重庆)的年轻才俊邹容离开家乡,踏上东渡日本求学之路。满怀救国热忱的他,在东京遇到了革命志士陈天华和留日女学生岑芳,并共同投身于爱国运动之中。当一场旨在唤醒民族意识的“亡国纪念会”因清政府与日本警视厅的干预而受阻时,邹容挺身而出,以激昂的热情写下了《革命军》一书,号召推翻腐败的清朝统治,建立独立、自由的新中国。在《革命军》文稿中,邹容提出了大胆的政治构想,引起了清政府的极大恐慌。为了获取文稿,学监闻一多威胁邹容交出原稿,但邹容毫不退让。在日本留学生的支持下,他将手稿转交给着名政治家章太炎先生审阅。不久后,章太炎因反对日本当局而被迫回国,他在临行前勉励邹容继续前进。在东京的风波平息后,邹容返回上海,与章太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。在此期间,他们共同创办了《苏报》,并邀请孙中山先生的支持。然而,《苏报》出版《革命军》的消息传至清政府和英国租界当局耳中,他们迅速采取行动,将邹容、章太炎以及支持他们的陈梦坡父女一同逮捕入狱。面对法庭的审讯,邹容表现得异常坚定与勇敢,在被英警毒打致病后,依然拒绝屈服。在1905年,这位21岁的热血青年因病逝世,成为辛亥革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领袖——《革命军》中的“马前卒”。他的英勇事迹,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志士为自由与独立而战。